量刑中有哪些从轻减轻情节

(一)若涉及犯罪主体符合法定从轻减轻情形,如犯罪人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已满七十五周岁等,应及时向司法机关提供相关年龄证明等材料,以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若犯罪人属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从犯等,要提供能证明其身份或角色的证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若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应积极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相关情况,配合调查。
(四)对于酌定情节,在犯罪后应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真诚悔罪,用实际行动表现出良好态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量刑时,从轻减轻情节分为法定和酌定两种。
法定情节:一是12至18岁犯罪,应从轻或减轻;二是75岁以上故意犯罪可从轻或减轻,过失犯罪应从轻或减轻;三是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四是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五是自首可从轻或减轻,犯罪轻的可免除;六是立功可从轻或减轻,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
酌定情节:包含犯罪动机、手段等,犯罪后积极退赃、赔偿、悔罪也可酌情从轻。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量刑中的从轻减轻情节分为法定和酌定两类,不同情节对应不同处理规则。
法律解析:
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由法律明确规定,如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等情况,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等情况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犯、自首、立功等也有相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规定。酌定从轻减轻情节则根据犯罪动机、手段、时间、地点以及犯罪后态度等因素来考量。了解这些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十分重要,能确保量刑的公平。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涉及量刑情节的法律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量刑中的从轻减轻情节对准确量刑很关键,分为法定和酌定两类。法定情节有明确法律规定,如特定年龄段、生理缺陷、犯罪人角色及自首立功等情形。已满十二至十八周岁犯罪、七十五周岁过失犯罪等应从轻或减轻;又聋又哑或盲人犯罪、七十五周岁故意犯罪可从轻减轻;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立功可从轻减轻,犯罪较轻自首及重大立功可免除处罚。
2.酌定情节虽无法律明确规定,但也会影响量刑,涉及犯罪动机、手段、时间地点,以及犯罪后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真诚悔罪等态度。
3.为准确适用这些情节,司法人员需深入调查,全面收集犯罪嫌疑人年龄、生理状况、犯罪行为及事后表现等证据。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同情节的适用条件和幅度。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像特定年龄段人群,如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犯罪,有相应从轻或减轻处罚规则;生理有缺陷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也有从轻减轻可能;从犯以及有自首、立功表现的,法律也给予从轻减轻处罚规定,这体现了法律对不同犯罪情形的区别对待和公平考量。
(2)酌定从轻减轻情节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会被考虑。例如犯罪动机、手段、时间、地点等因素能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而犯罪后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真诚悔罪等态度,体现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改造可能性。

提醒:
量刑情节复杂多样,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其对量刑的影响也不同。建议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时,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天台县看守所地址 开化县看守所地址 拱墅区看守所电话 鄞州区看守所电话 嘉善县看守所电话 普陀区看守所电话 衢州市律师 青田县律师 太仓市律师 宁波律师 泰顺律师 安吉律师 龙泉律师 永康律师 磐安律师 庆元律师 淳安刑事律师 松阳刑事律师 宣城刑事律师 杭州临安法律咨询 嘉兴秀洲法律咨询 景宁法律咨询 江山市律师网 缙云县律师网 杭州市富阳区刑事辩护律师 东阳市刑事辩护律师 台州市刑事辩护律师 临海市刑事辩护律师 仙居县刑事辩护律师 龙泉市刑事辩护律师